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

从丰满到新安江——新中国第一代水电人的江河往事

今年已经90岁高龄的何尹老先生,毕生精力都献身给了中国的水电事业,他先后在丰满水电站、新安江水电站、富春江水电站工作,从基层运行值班人员到水电站总工程师,三十五年水电站的从业经历,何尹见证了新中国水电事业的自力更生、艰辛创业,也见证了新中国水电人一代代薪火相传。何尹和他同时代的水电工作者,用自己一生的无悔奉献,推动了中国水电事业的发展。

本期节目《新中国第一代水电人的江河往事》,是在探访原新安江电站总工程师何尹老先生的基础上,根据何老的口述进行整理校对后,用口述历史档案的纪实方式,为大家呈现了共和国水电发展史上的一段峥嵘岁月。

想了解那些水电站的历史吗?想知道“赵庆夫(注:原电力部副部长)安全运行法”、操作票制度的来历吗?想知道李鹏总理在丰满水电站的情况吗?


原新安江电站总工程师何尹老先生(左一)

和原浙江电力工业局局长张国诚(右一)


丰满水电站建设过程


丰满水电站一景


中年何尹(图中戴眼镜者)

他身旁是张国诚(发言者)


富春江水电站景色壮美


    今年90岁高龄的何尹,毕生精力都献身给了中国的水电事业。他先后在丰满水电站、新安江水电站、富春江水电站工作,从基层运行值班人员到水电站总工程师。35年水电站的从业经历,何尹见证了新中国水电事业的自力更生、艰辛创业,也见证了新中国水电人一代代的薪火相传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回顾那段难忘岁月。

    1945年,18岁的何尹考上了上海大同大学,就读于电机系,专攻电力专业。上海解放后,何尹正好大学毕业。随即,他被派往重庆一家兵工厂,负责工厂的工会组织工作。半年后,何尹响应中央号召,去东北支援建设。最终,何尹和4名校友来到位于沈阳的东北工业部。当时他们面临两个选择,一个是去东北最大的火电厂——抚顺电厂,该电厂地处环境和条件设施都不错;另一个是去丰满水电站,该水电站地处偏远,条件设施简陋,生活艰苦。几乎没有任何犹豫,何尹和同学们全都主动选择去丰满水电站。

    何尹和同学辗转前往丰满水电站报到,坐在颠簸的敞篷货车上,他们轻哼着革命歌谣,凛冽的北风打在他们的脸上,像冰冷的刀锋,但是他们的内心充满激情,任北风在耳边呼啸,默默呼喊着:“丰满,我们来了!”

    丰满峡谷终于在山林间现身,峡谷之中的丰满大坝在当时是亚洲第一高坝。何尹和同学刚到丰满水电站时,那里还有几位日本技术人员在工作,直到1953年,这几位日本人才被遣返回日本。起初,水电站的施工和基建技术中国人都没有掌握,面对技术封锁,何尹和其他中国员工拼命学习水电站相关知识。一有时间,他们就到配电室翻看图纸,学习水电相关知识。对于那些有着强烈学习精神的人来说,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阻止他们。何尹身边几乎都是好学的年轻人,其中一位尤其出色,他就是赵庆夫。赵庆夫从一线运行人员做起,慢慢学习,步步扎实,1950年,赵庆夫获得了“全国电业劳动模范”的称号。

    赵庆夫后来总结锤炼出来的“赵庆夫安全运行法”曾在全国推广,用于防止误操作。直到今天,还依然秉持这些安全运行法则的精神内涵。其中影响最深远的,当属操作票制度,倒闸操作时,监护人唱票,操作人复诵,核对无误后再执行,这套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,对电力安全生产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起初,何尹和同事们在操作时很不习惯唱票,后来,他们就意识到操作票制度的优点所在,在未来的运行工作中,他们不断改进完善操作票制度,可以说,只要严格按照操作票制度,是绝对不可能误操作的。

    当时,逼迫着何尹他们努力学习的,除了内在的学习动力,还有严峻的现实压力,日本技术人员迟早要走,丰满水电站肯定要由中国人自己来接管,何尹和同事们内心较着一股劲儿:“我们中国人的管理操作绝不能落后于日本人。”

    何尹在丰满水电站工作的10年时间里,经历了无数大小事故,然而正是经过这些事故的历练,以及对事故全面痛切的反思,才有了日后推广全国的安全运行条例,字字得来,皆是血泪教训。

    新中国成立初期,丰满水电站担负着向沈阳供电的重要使命,有两回220千伏线路把电送到沈阳。在抗美援朝时期,保障供电为沈阳提供了坚实的后方支持,但由于供电紧缺,丰满水电站常常超负荷运转,因此增加了运行风险。

    有一年冬天,天气严寒,上游突然来水,水流很大,溢流坝上面有两个孔洞开始泄水,大坝峡谷间激腾而起的水汽在酷寒的气候下,形成朦胧的大雾,但大雾严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,可见度相当低,运行人员行走大坝峡谷之间几乎什么也看不见。这一晚,全厂突然停电,一片漆黑,室外雾气笼罩,根本看不清楚机组和出线运行情况,沈阳调度打来电话,命令强送。当班值长姓刘,是一位老资历的运行人员,他意识到情况不对,顶住压力,拒绝强送,并要求零起升压,但沈阳调度不同意,再度要求强送。在刘值长的坚持下,最终没有进行强送。后来天色转亮,派人出去勘察情况,发现丰满水电站送往沈阳的两回220千伏线路,6根导线全部倒塌,连铁塔也倒掉了,分析原因后发现,水量的大幅增加,导致溢流坝泄洪,水汽在导线上结了厚厚的冰柱,铁塔承受不住如此重负直接倒塌了。幸好刘值长坚持拒绝强送,否则会导致事故扩大,影响更为恶劣,这位老值长因此得到了表彰。

    当时丰满水电站还常常遭遇另一类事故——系统振荡。由于机组很少,送电时就不可避免会产生系统稳定问题,时间长了,何尹和同事们总结出了很多经验,形成了一套比较有效的应对系统振荡的举措。

    后来,何尹这一代丰满水电人纷纷走上了各个水电站的重要岗位,新安江、葛洲坝、富春江、三峡,处处可见丰满水电人的身影,他们为新中国水电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。

    1960年,新安江水电站第一台机组正式发电亟须水电人才,何尹在组织安排下,从丰满水电站来到了新安江。机组第一次启动,何尹负责的是运行操作,能不能保证安全投产是当时重中之重的问题,机组启动后进行并网操作,很多运行人员不敢操作,何尹亲自上阵,当时的操作难点是要做到精准地同步同期操作,那个年代可没有如今高度自动化的系统,没有电脑计算同步逻辑,只有凭借运行人员的操作经验,一旦操作慢了,就可能会引发振荡,严重时会毁坏机组。

    何尹顺利操作完成后,衣衫都被汗水湿透了,他以前在丰满水电站积累的运行经验在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。后来,在一次升压改造工程中,何尹和他的班组成员担负着零起升压的重大操作任务,不但圆满完成了任务,还从中总结出了宝贵的经验。自力更生,自强不息,正是何尹这一辈水电人最宝贵的精神品质。

    时光荏苒。2009年,何尹带着家人回到丰满水电站参观。曾经位于江水西面的宿舍区,目前仍然是宿舍,但当年的老楼早已拆除,新的楼宇挺拔竖立。江面之上的跨江连桥,在丰满水电站建成时还只是一座浮桥,后来浮桥改建成为石桥,如今这座石桥仍然默默连接着松花江两岸,从石桥向上仰望,可以看到威武庄严的丰满大坝,仍像当年的模样。

    何尹曾经在丰满水电站配电室值过无数个班,如今,配电室早已变成现代化、自动化的中控室,从新的中控室望去,青山未改,江水长流……